至于说三皇五帝之时,是大同之治还是原始社会呢?原本没有别的答案的时候,张宗子其实也不是很相信所谓的大同之治,他觉这不是他能想象的境界,因为他生下来就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欲.望,怎么能做到人人无私欲?此时仙书的这番理论,似乎反倒合理一些,原来不是因为太尚而无私欲,是因为太懵懂而无私欲啊……

希望《华夏万年历》中,能有关于原始社会多的阐述,其实就是古籍中也可以找出许多‘群婚制’和‘母系氏族’的遗痕呢——什么圣人感天而生,无父……是不知其父吧,的确,周礼也有言,中春之月,奔者不禁,又有上巳节‘会男女’一说,说起来不都是群婚制一的东西吗……

一说到考据、金石什么的,张宗子这旧式的文化人还是禁不住一阵一阵的兴奋,他不容易找到了一种仿佛有‘逻辑’的说法,此刻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,原始社会跳到了奴隶社会,其余一切细节则暂时略过不细看了。

原来夏商是奴隶社会啊……这么说的话,周代的确是封建社会了,封建封建,这两个字不就是这个意思吗?张宗子饶有兴致地看着关于奴隶社会的种种知识,并且试着和自对三代的理解对应——但三代实在是太久远的事情了,张宗子也只是知道一鳞半爪的东西,他对于三代中殷商的认识,主要还来自于《『迷』信统治》一文,倒是周代开始,存文献逐渐增多,他所了解还多一些,至于夏、商,这完是凭着教材中怎么说,他就怎么去理解了。

奴隶社会的标志『性』生产工具是青铜器,社会形态以奴隶主-奴隶为主……他阅读到这里的时候,顿了一下,想到了在鸡笼岛听说的一些传闻:鸡笼岛的生番似乎就是在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之间徘徊,这些生番以氏族群居为主,氏族之中似乎没有森严的等级,头领之下人人平等,而但他们若是把敏朝的百姓给掳掠回去了,又没有杀死,那就是会他们视为奴隶,奴役起来。

原始社会是不留战俘,直接杀光的,所以,和原始社会比,奴隶社会其实算是个进步了,至少可以节约人命,虽然要做苦活,但能活下来,在社会层面上倒是比立刻就死了的,死了的话,浪费了把他养到这么大的粮食——这粮食可是宝贵的生产成啊。

而且,奴隶社会第一次有了完脱

章节目录